English

美华速度

1999-11-2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奎玉 李跃海 我有话说

一个白手起家的小瓷窑,10年后竟登上了国内陶瓷行业“老大”的宝座。这就是山东美华集团的业绩。

提起美华,就不能不说到它的带头人:董事长、优秀共产党员王振营。

人格魅力聚英才

“人,是企业的‘第一资源’。”王振营常说的一句话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,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,注意自己用人格的魅力去凝聚人。

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陈建海,怎么也不会忘记,是王振营给了他一个完整的躯体,给了他一个完整的人生。

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,17岁的龙华分公司原料车间供料工陈建海,由于操作违章,左手套突然被绞泥刀“咬”住,瞬间,他的左手、左臂、左膀绞进了绞泥机……

陈建海伤势严重,情况危急!

王振营得知,立即驱车在临沂城东奔西跑,小陈总算被一家医院收留。而当王振营付了押金,回到手术室时,他猛地发现,主治大夫已为小陈做罢消毒处理,正要做截肢手术。

“不,不行啊!他这么年轻!”王振营抱住医生,像是在央求。继而,他旁若无人地抱起陈建海,离开了这家医院。

去青岛?去济南?一向沉稳的王振营有些手忙脚乱了。但不巧,时夜正逢大雾。急难中,他想起了“沂城名刀”伏圣聚。

又是不巧,伏大夫正在为一个重伤者做手术。王振营去找院长,找与伏大夫能说上话的人。七层楼梯上上下下跑了10多趟。

终于,前者的手术结束了。王振营不顾护士阻拦,冲到付大夫面前,声音哽咽着:“……不管花多少钱,只要保住这支胳膊!”

苍天不负有情人。经过5个多小时的抢救,陈建海的胳膊奇迹般地保住了。

伤愈后的陈建海,左手五指只能半张,左臂不能大幅摆动。但是一想起这只胳膊,想起自己的总裁,小陈就有了用不完的劲:“美华给了我一条命,我要为美华拼上命!”他谢绝领导的照顾,依旧做他的重体力劳动。6年间,小陈6次刷新车间生产纪录,被评为“先进生产者”。在他的带动下,原料车间年年被评为先进。

至此,大概不会再有人怀疑:为什么有些应聘的人才耐不住沂蒙的寂寞,来去匆匆,而美华却有大批人才在企业扎根?为什么10余名瓷业专家扔下瓷都的高薪、130余名高学历青年告别闹市,甘愿到美华来艰苦创业?

郑燕红,这位西北交大的高材生一毕业,就被哈尔滨一家药业集团聘走,并破格晋升中级职称。但自从她走近美华之后,便立即被它的魅力所吸引。于是,心怀抱负的郑燕红毅然撇开已有的优越,来到蒙山沂水间。仅一年,她就以灼人的政绩,赢得美华人的信任,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。

投入美华怀抱的,还有这样一些“令人费解”的人——

曾干过6年个体陶瓷专业的顾文勇,两年前出人意料地带上资产和客户,“投奔”美华。两年来已为美华创利税800多万元。他说:“这样干才过瘾。”

还有,从新疆石河子远道应聘的张文莉等10余名姑娘,把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留在了美华;受聘不到一年的佳木斯籍大学生李关发不顾未婚妻的挽留,提前为母亲点过寿诞蜡烛,正月初三就踏上了来美华的列车。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科技英才,如同颗颗“卫星”环绕着美华。

以诚为本闯市场

1995年至1996年间,欧美一些经营日用陶瓷的客商,在我国南方有“刁钻”的传闻,影响了生意。于是一些客商便向北方转移。美国商人皮德·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王振营的。

要不要与口碑不太好的外商打交道?敢不敢把不够保险的“洋生意”揽下来?从来多谋善断的王振营,此刻也犹豫起来。毕竟,这是与美商做的第一笔生意。但是,看到外商那企盼的目光,想到企业早有打入国外市场的渴望,王振营那紧绷着的“弦”渐渐松下来。他想,诚意就是生意,“杀机”也是时机。

这位皮德·潘还真的有点“刁”,他的这批价值40万美元的订单,要的是“特型”瓷具。如果接手,从模具到生产流程中的50多道工序,都要另起炉灶,很可能烧成“夹生饭”,做赔本买卖。

合同就在手里,怎么办?

“签!”王振营横下心,“至少不能让人家瞧不起咱中国人。”

没有“金刚钻”,敢揽瓷器活?对于陶瓷技术,王振营也算得上“老道”了。并非是美华人的祖先早有陶业生产经验,也不完全因为王振营本人就有陶瓷工艺的家传。重要的是,他对事业有着特有的执著,还有他那聪慧的大脑。

6天后,当美华人把精美的样品送到皮德·潘面前时,这位“百沃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”的大老板愣了半天。他那挑剔的目光在样品上“搜”了个遍,也未搜出半点纰漏。洋老板服了,连连“OK”。不知是格外激动,还是谈判时就留了“后手”,皮德·潘大笔一挥,将已签定的价格提高了5%,并续签了一年的合同。

美华向百沃德立“军令状”:保证质量、保证工期;百沃德向美华投“绣球”:欧美陶瓷市场,由我们总代理。在美华,百沃德有特派代表;在欧美,百沃德有健全的营销网络。仅此一家,美华的出口额就达200万美元。“百沃德模式”,与美华做生意。短短3年零7个月,美华的出口额从1996年的720万元,猛增至1999年的1.2亿元,占集团销售收入的40%以上。

与百沃德不同的是,国内用户没有驻厂代表,企业没有推销员。连接市场与用户的“通道”,是营销部的几部电话和传真机。

谈起这,还要从美华在东北市场的总代理王老五说起。

王老五真名叫王清德。因排行老五而得名。10年前,他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商贩。从经营小摊起家,积攒了些资本。与美华接上关系后,王老五做起了日用陶瓷的批发生意。

王老五是个有心人。来到美华,他既作买卖,又“琢磨”人。

曾有那么几次,王老五急于要货。他把货车开到窑炉口,要求把刚出炉的瓷具直接装车。美华的员工死活不肯。他们说,“老总”有话:宁愿亏本,不伤信誉。直到按等级分好才装车。王老五暗自盘算:把掉下等级的产品折合起来,这几年至少也有10万元!

当然,最叫王老五刻骨铭心的,还是王振营“冒死守信誉”的故事。那是1996年冬,新疆一家新来的客户与美华签订了一笔合同,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。当时窑炉有限,产品供不应求。他们只得一边建炉,一边赶制产品。不料,有一新炉的窑车被卡在炉内,如不马上排除,几十万元的财产损失不说,误了交货,将在这一远方客户中失掉信誉。只听王振营大吼一声:“被子!”很快,浇湿的被子抱来。王振营往身上一披,奋不顾身地钻进火红的窑内。1200度高温的窑炉。进得去,有可能出不来啊!可王振营顾不了这些。一趟、两趟、三趟。终于,故障排除了,窑车起动了。而王振营脸上、手上、小臂上遍是燎泡,刚出炉口,就一头栽倒,不省人事……

事后,王老五问起这事。王振营不无感慨地说:“信誉是企业的生命。为了信誉,豁上也值。”

王老五被深深地震撼了。他向王振营拍胸脯:“东北的市场俺包了。”现在,这位东三省的总代理,年销售额已达5000万元。

美华有多少个百沃德?有多少个王老五?没有说得准。但他们知道这样的事实:美华每年都要把用户请上主席台,开一次融洽感情的恳谈会。年复一年,主席台的座位成倍增加,算起来已有10多排。

信誉也是效益!美华集团以“信誉、质量、服务”取信于用户,用户以畅通的市场予以回报。于是,企业成为用户的主心骨,用户是企业的推销员——这就是美华集团独具特色的营销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